快速导航×

【48812】春日说柳 _德州新闻网发表于: 2024-07-07 09:44:18 来源:云开平台官网入口

  柳是春的使者。春日降临,柳的枝条开端变得柔软,跟着春风吹拂,褐色的柳条上逐渐萌生一粒粒芽苞,像鹅黄的“媚眼”。这些柳芽,包裹着春的消息、柳的厚意。

  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被赋予离别的意象。《诗经·采薇》:“昔我往矣,柳树依依,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。”开后世之先河,通过文人墨客的继续不断的开展,折柳送行成为一种风俗。因为柳条细长,柔软易绕,中国人从“柳”与“留”的谐音中,开掘了柳的留别、留情、款留之意,且柳絮之“絮”与心情之“绪”谐音,柳丝之“丝”与想念之“思”谐音,所以古人临别以柳相赠,将依依告别的情怀寄予于娇柔细柳。“灞桥折柳”的典故尽人皆知。灞桥居于关中交通要冲,此桥最早建于春秋时期,隋开皇三年(公元583年)重建,并在两头广植柳树。唐朝时,灞桥上建立驿站,凡送行亲人老友,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,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。一朝一夕,灞桥成为闻名的送行地。

  李商隐《柳树枝》:“为报行人休尽折,半留相送半留归。”离别之时将柳条折为两截,一截赠送游人,表祝愿;一截留下来,盼游人早归。春天摇曳的柳树,总是给人以蒸蒸日上之感,折柳赠别也就蕴含了对友人“春常在”的夸姣祝愿。

  古人以为柳具有祛祸辟邪的效果。民间有根深柢固的“出行避凶”心思,且古代交通、通讯不方便,远游带有生离死别的成分。远行的人们在离别亲朋前往生疏之地时,都会赠送标志告别的吉祥物——柳条。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载:“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,百鬼不入家。”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载:“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,言带之虿毒。”民间也有清明插柳的风俗,传世名画《清明上河图》中绘有一顶自汴京城外上坟归来的轿子,上面插满柳条,可见宋代此风之盛。民间有“清明不戴柳,美女成皓首”的俗话,所以有清明时节贴柳于鬓之风俗,称为“柳叶符”,寄予亲人们祝愿安全的夸姣心愿。

  柳具有强壮的生命力,是极易成活的植物,插土就活,插到哪里,长在哪里,年年插柳,处处成荫。正如习语所言“有意栽花花不发,无心插柳柳成荫”。因而人们折柳送行不只有眷恋难舍之意,还有祝愿游子在异乡立业成功之意。游子们留居外地,亲手插上家园柳,寄予了多少离愁和怀念!

网站地图
TOP
导航 电话 短信 咨询 地图 主页